【年会】全国工程审计2024年年会暨第七届工程审计理论与实务研讨会圆满落幕

发布者:工程审计学院发布时间:2024-12-22浏览次数:11

12月21日,全国工程审计2024年年会暨第七届工程审计理论与实务研讨会在南京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南京审计大学主办,南京审计大学工程审计学院公共工程审计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智慧工程审计工程研究中心承办,江苏希地丰华项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华盛兴伟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青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捷宏润安工程顾问(江苏)有限公司协办。

出席本次会议的领导和专家学者有孙宝厚博士,南京大学教授盛昭瀚,中国南水北调集团审计部主任吴旭东,江苏省审计厅二级总监、江苏省审计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崔伦刚,国家管网集团储能技术有限公司总会计师李琳,江苏省审计厅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处处长李民,南京审计大学南京校友会会长全国校友互动合作委员会主任张大庆,江苏希地丰华项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海军,南京审计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郭红建,研究生院副院长葛世龙

南京审计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陆华良教授出席开幕式,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强飙,工程审计学院副院长(主持)陈永泰,工程审计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主持)徐庆阳参加研讨会

开幕式

强飙  南京审计大学 党委常委宣传部

强飙部长主持开幕式。他强调全国工程审计年会作为南京审计大学倾力打造的学术盛会,在工程审计领域不仅是规模宏大、层次顶尖的交流平台,更是汇聚政界高瞻远瞩之智、学界精研覃思之慧、企业界务实笃行之能的前沿阵地。强部长衷心感谢各级审计机关、企业同仁、高校学者、广大校友等社会各界对南京审计大学、工程审计学院的关心、支持与帮助。

致欢迎辞

陆华良  南京审计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陆华良教授致欢迎辞他首先向出席大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同仁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他表示,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新时代,工程审计的使命更加光荣,责任更加重大。我们要以更高远的战略眼光、更开阔的国际视野,深入思考如何让工程审计在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特别是要深化对“数据赋能、科技赋智”的认识,推动工程审计从“单一监督”“智慧治理”转变,从“事后把关”向“全程共治”升级,真正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他提出,一要以战略思维把握工程审计新定位;二要以创新思维开创工程审计新境界;三要以辩证思维构建工程审计新格局;四要以前瞻思维谋划工程审计新未来。他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和实务工作者以此次大会为契机,深入交流、凝聚共识,共同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工程审计创新发展之路,也期待通过本次大会,进一步加强高校审计机关、企事业单位之间的交流合作,为推动我国工程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院友会成立启动仪式

徐庆阳  南京审计大学工程审计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主持)

院友会成立启动仪式由徐庆阳主持。

张海军  江苏希地丰华项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海军作为院友代表发言。他表示,工程审计学院院友会的正式成立不仅是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显著标志,更是联结广大院友的情感桥梁与紧密纽带,为院友间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一个高效平台。他衷心祝愿院友会能够持续蓬勃发展,日益壮大,前程似锦,蒸蒸日上。

陆华良  南京审计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陆华良宣布:南京审计大学工程审计学院院友会成立工作正式启动

主题报告

陈永泰  南京审计大学工程审计学院副院长(主持)

年会的主题报告第一阶段由陈永泰主持。

孙宝厚  博士

孙宝厚作《区分不同情形推进审计整改》主题报告。他以深厚的审计理论和实践经验为基础,深入浅出地论述了审计三要素,四个判断以及八个原则,他建议相关单位协助推动整改,督促整改针对各种不同情况,量身定制相应的整改措施与方案,彰显审计的严谨性和权威性。

吴旭东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审计部主任

谢世江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审计部博士

吴旭东和谢世江作《系统观下数字赋能工程审计探索与实践》主题报告。他们阐述了工程审计活动呈现典型的系统性特征,数字赋能工程审计系统的整体架构依赖于问题导向加数据驱动,并根据理论构建了工程全过程管理系统、数据资产管理系统及审计作业系统,提出相应的探索实践。

王海青  北京软件造价评估技术创新联盟首席专家

王海青作《<信息技术应用创新  信息系统适配改造成本度量>团体标准解读》主题报告。他详细介绍了团体标准的制定背景、国内现状、主要内容及适用范围和后续应用展望。他指出,该标准的制定充分考虑了信息系统适配改造项目的特点和需求,结合实际情况明确了改造费用估算流程和估算方法,为相关单位提供了可操作的指导。

崔伦刚  江苏省审计厅二级总监、江苏省审计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年会的主题报告第二阶段由崔伦刚主持。

李民  江苏省审计厅处长

李民作《重大工程审计实务》主题报告。她以某航道整治工程竣工决算审计为例浅谈重大项目审计重点和创新举措。她结合自己丰富的审计实践经验,分享了工程审计的总结和思考,一是投资审计必须围绕必审内容,二是全面审计与重点审计的结合,三是突出重点,聚焦审计成效,四是突出特色和问题导向,五是关注项目资金流与业务流的融合,六是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张海军  江苏希地丰华项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海军作《数智赋能工程审计增效率、数据推动投资管理增效能》主题报告。他从现状分析、实践探索、接续前行三个方面进行汇报,他详细介绍了希地丰华集团在工程审计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及应用案例。

盛昭瀚  南京大学教授

盛昭瀚作《对当今我国工程管理的几点思考》主题报告。他介绍了工程与工程发展的整体性趋势,工程审计本质上是对工程管理品质的监管与评价,意味着工程管理要有新格局,需在原先的思维基础上进行思维范式转移。同时,他指出要以数智驱动的系统集成方法论,将数智赋能转换为工程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这一目标,并阐述了三点体会,一是实践是伟大的思想家,二是工程界与学术界需紧密结合,三是工程管理为工程审计提供厚实的学术基础。

分会场

下午,与会代表就大会主题分别在五个分会场展开深入交流与研讨。

崔伦刚主持“中国式现代化与工程审计”分会场。来自审计署驻昆明特派员办事处、青岛市审计局、华盛兴伟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盐城市审计局、德勤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江宁区审计局、南京审计大学的与会专家积极分享交流经验,深入探讨中国式现代化为工程审计领域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谢世江主持“数字赋能工程审计”分会场。来自德州市审计局、捷宏润安工程顾问(江苏)有限公司、扬州市审计局南京审计大学等专家聚焦工程审计数字化、数字化转型理论与实践,分享了一系列工程审计数字化模型与应用案例。

葛世龙主持“复杂工程审计与治理创新”分会场。来自南京江北新区管理委员会、南京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南京审计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就城市地下空间碳排放、交通工程网络治理、第三方碳审计策略、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郭红建主持“新基建工程审计”分会场。来自北京中基数联科技有限公司苏州软件评测中心、江苏数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电子政务建模仿真国家工程实验室)南京审计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以软件造价审计和新基建审计难点为切入点,共同探讨新基建工程审计未来的前景与方向。

张海军主持“复杂工程管理与审计(校友论坛)”分会场。来自江苏省公共工程建设中心有限公司、江苏希地丰华项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山西智博工程造价审计事务所(有限公司)、江苏数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电子政务建模仿真国家工程实验室)、宁波银行南京自贸区支行南京审计大学等专家以“工程”为底座,以“审计”与“信息技术”为两翼,积极跨学科融合,基于“数学化,智能化,专业化”汇报了研究成果。来自各年级的院友代表结合工作经历分享了工程审计前沿技术和实践经验。他们纷纷表示,将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工程审计学院高质量发展。

陈永泰主持圆桌论坛。圆桌论坛邀请了来自政府审计机关、央企内审部门、社会审计机构、高校等五名专家学者就新时代工程审计创新的热点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论坛气氛热烈,交流充分,互动频繁。

近两百名来自高校、政府以及企业界的领导、学者与专家群英荟萃,集聚年会盛典。年会期间,与会领导、学者与专家开展了圆桌论坛,大家思想碰撞,分享了新时代工程审计的经验、研究型工程审计和数据赋能工程审计的创新成果,为推动新时代工程审计多学科交叉融合以及“研、用、创、产”紧密结合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撑及实践指导。

为了更好促进工程审计学院本科专业建设与发展,在本次年会期间,工程审计学院还举办了专业与学科建设专家咨询座谈会志成副校长主持了座谈会与会特邀专家就工程审计学院的专业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

未来,南京审计大学工程审计学院将创新思路,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奋力谱写工程现代化审计的崭新篇章,在科学研究、关键技术创新与行业应用示范等方面进一步助力工程审计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为不断推动我国工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关闭